服务热线

138 2308 5206

干细胞疗法解哮喘、慢阻肺,给 “呼吸痛” 患者肺再生机会
来源: | 作者:medical-100 | 发布时间: 2025-11-03 | 0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全球范围内,呼吸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哮喘患者人数在全球范围内已超过 3 亿,每 20 个人中就可能有 1 人受其困扰 ,且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慢阻肺同样不容小觑,每年新增病例约 200 万,死亡人数高达 300 万 ,相当于每 10 秒就有 1 人因它失去生命,而我国作为慢阻肺大国,患者数量超 1 亿,4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 13.7%。肺气肿常与慢阻肺并发,让患者的呼吸功能雪上加霜。

图片

 01  精准修复:干细胞疗法对抗三大呼吸疾病的核心机制 

(一)哮喘:双重作用平息气道 “风暴”

    哮喘发作时,患者的气道就像陷入了一场 “风暴”,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免疫细胞异常活化,导致气道狭窄、痉挛,引发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干细胞疗法就像是这场 “风暴” 中的 “平息者”,从免疫调节与组织修复双路径发挥作用。

    在免疫调节方面,干细胞就像一位 “免疫指挥官”,它可以分泌白细胞介素 - 10 等抗炎因子 ,这些抗炎因子就像一个个 “小卫士”,能够抑制 T 细胞、B 细胞等免疫细胞的过度活化,从而降低气道炎症反应 。当免疫细胞不再 “疯狂”,气道的炎症状态就会得到缓解,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也会随之降低。

    除了免疫调节,干细胞还具有强大的组织修复能力。长期的哮喘炎症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严重损伤,就像墙壁被破坏一样。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肺泡及支气管上皮细胞,这些新分化的细胞就像一块块 “新砖头”,能够精准地修复受损的呼吸道黏膜 ,恢复气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图片

(二)慢阻肺:再生修复重塑肺部功能

    慢阻肺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患者的肺泡上皮和气道细胞会受到严重损伤,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干细胞疗法就像是肺部的 “再生工厂”,能够分化为功能细胞替换受损细胞,促进肺组织再生,重塑肺部功能。

    2021年,一项临床试验招募了 10 例慢阻肺患者,为他们进行了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 。在治疗后的 6 个月内,通过专业的肺功能检测发现,这 10 例患者的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这一结果无疑给慢阻肺患者带来了曙光,证实了干细胞疗法在缓解慢阻肺病情上的积极效果。

    干细胞分化为肺泡上皮细胞后,能够增加肺泡的弹性和气体交换面积,改善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同时,干细胞还可以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就像 “建筑材料”,能够促进肺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抑制肺部炎症和纤维化的发展,从而延缓慢阻肺的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图片

(三)肺气肿:激活自愈修复肺泡结构

    肺气肿患者的肺泡结构遭到破坏,肺泡隔微血管减少,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干细胞疗法通过激活肺部的自愈机制,为肺泡结构的修复提供了新路径。

    在动物实验中,科研人员将干细胞移植到患有肺气肿的动物体内,结果发现干细胞能够通过旁分泌生长因子,促进肺泡隔微血管再生 。这些新生的微血管就像一条条 “运输通道”,能够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环,为肺泡的修复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

图片

    同时,干细胞还能刺激肺损伤部位的修复,增加肺泡隔内皮细胞标记分子 CD31 的表达 。CD31 的增加意味着肺泡隔内皮细胞数量增多,能够更好地维持肺泡的结构和功能,促进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恢复。在一些临床案例中,接受干细胞治疗的肺气肿患者,其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02  临床进展:从实验数据到真实案例的治疗突破 

案例一

    20255月底,《Medicine》期刊报道了一项哮喘临床试验案例,文献显示,1名长达7年的中度哮喘患者,接受干细胞雾化+静脉治疗后2天,患者自述症状明显改善,1个月时哮喘症状完全消失,且不再需要服用哮喘药物,24个月时症状仍保持完全缓解。

图片

案例二

    2019年,《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报道,24例中重度慢阻肺患者接受干细胞输入后,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增加54米,肺功能指标(FEV1)改善率达17.3%,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这一结果大幅颠覆了“慢阻肺不可逆”的传统认知。  2020年2月13日,越南胡志明市范行总医院在《干细胞研究与治疗》发表“干细胞输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初步临床研究。该研究纳入20名患者,其中9名为C期、11名为D期(依据全球阻塞性肺病倡议GOLD分类),结果显示:接受干细胞输入的患者,其改良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COPD评估测试及加重次数均显著降低,且未发生与UC-MSC给药相关的输注毒性、死亡或严重不良事件,这表明干细胞治疗中度至重度COPD患者具有安全性,还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图片

案例三

    2021年,日本团队采用患者自体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分化的肺前体细胞治疗1例重度肺气肿患者。治疗后6个月,患者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提升18%,CT显示肺大泡体积缩小30%,且未出现免疫排斥或肿瘤形成,该案例首次证实了iPSC在肺再生领域的安全性。  2022年,美国开展干细胞雾化吸入治疗肺气肿的Ⅱ期临床试验。20例患者接受每周1次、持续4周的脐带MSCs雾化治疗,结果显示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增加82米,血清炎症标志物CRP水平下降45%,且80%的患者反馈呼吸困难症状显著改善。  上海科研团队研发创新疗法,将脐带MSCs与可降解生物材料支架结合,通过支气管镜植入肺大泡病灶。术后3个月,患者肺活量提升25%,高分辨率CT证实有新生肺泡结构形成,随访1年未出现复发。

 03  结语 

    干细胞疗法为哮喘、慢阻肺、肺气肿治疗掀开新篇章,其在修复肺组织、调节免疫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让 “自由呼吸” 不再是奢望。尽管仍需突破研究瓶颈,但随着科技进步与临床数据积累,这一新兴疗法必将为千万呼吸疾病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