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1周后,大多数人的抗原结果会由阳转阴,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体与病毒的“战争”已经结束。近期,《Nature》发表了一项惊人的研究结果:新冠病毒就像“小强”一样,从呼吸道传播到心脏、大脑,以及几乎身体的每个器官,并可以在这些地方持续感染数月之久,甚至在症状出现后230天仍能检测到病毒存在!由此可见,新冠确实存在长期感染,我们需格外警惕“长新冠”。世卫组织(WHO)对“长新冠”的定义是:在新冠感染后3个月仍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如疲劳、脑雾和呼吸困难等。有论文显示,87.4%的新冠感染者正在遭受至少一种“长新冠”症状,其中疲劳(28.4%)、疼痛/不适(27.9%)、睡眠障碍(23.5%)、呼吸困难(22.6%)和活动受限(22.3%)。
新冠不只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累及的器官也不止肺部一处,面对“长新冠”我们该如何是好?
未来,“长新冠”+不断变异的“新毒王”或将是人类与新冠共存的常态。
2022年11月14日,张伯礼院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防疫武器,只要免疫强大,就能进一步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需要的是稳定的体内环境和源源不断的强大修复能力。”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简称NK细胞)是免疫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免疫细胞,已被多项相关研究证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Ta能够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调节内环境,维持体内免疫大环境平衡。同时,Ta能够调动、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兄弟”的抗病毒“潜能”,抑制炎症反应,让整个免疫系统以更好的状态抗击病毒侵袭。除了稳定内环境,NK细胞还有增强免疫力的“超能力”。研究论文“自体细胞免疫治疗对亚健康人群疲劳及细胞免疫功能的效果研究”显示,亚健康人群补充自体NK细胞后,NK细胞与T淋巴细胞等免疫系统“重要角色”的数量稳步上升,细胞免疫功能得到强化,疲劳症状得以缓解。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即MSC)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其来源丰富,可以从脐带、胎盘、脂肪等中提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及无限增殖特性,可直接定位于组织损伤部位,分化为组织特定的细胞类型,来参与组织损伤修复。凭借灵活的免疫调节特性,间充质干细胞在新冠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2020年12月,日本为应对国内新冠后遗症就已宣布开始针对新冠后遗症的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计划,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的抗炎和组织再生作用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

△日本针对新冠后遗症的成人干细胞疗法
2022年,国内王福生院士团队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上发表了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随访1年的结果,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对于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病变的改善和症状的缓解具有长期益处。患者在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症状得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睡眠困难、日常活动等均得到显著改善。NK细胞与干细胞强强联合,补充战损细胞与修复组织损伤,稳定体内环境,对新冠病毒感染后的诸多“后遗症”起重要作用。新年伊始,我们为免疫余额不足的亚健康人群提升免疫,缓解亚健康;为免疫力欠费的高危人群降低重症风险;为想修复肺损伤的“阳康”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