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秋燥与内分泌失调、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随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干细胞对干燥综合征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逐渐成为临床研究治疗的热点。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细胞浸润和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使得唾液腺和泪腺功能受损下降,出现口干、眼干等症状,同时累及甲状腺、肺脏、肝脏、肾脏等多系统器官。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试验逐年增多,而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临床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干细胞,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研究发现, 干燥综合征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应用MSCs进行治疗后,它的多种机制抑制自身免疫及恢复改善涎腺的分泌功能,为干燥综合征患者治疗提供了一种崭新、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目前,干细胞治疗可以弥补传统治疗的不足,减少激素的用量,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如果早期配合药物使用,效果可能会更好。
MSCs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五种机制:
①细胞融合:MSCs与涎腺上皮细胞融合;
②细胞转分化:MSCs分化为涎腺腺泡细胞;
③内皮(壁)祖细胞的血管发生:MSCs中的内皮祖细胞分化为新的血管并改善涎腺的功能;
④旁分泌作用:通过释放白细胞介素(IL)-10或前列腺素E2对涎腺细胞产生旁分泌作用。
⑤归巢效应:它的归巢作用使干细胞快速到达病灶部位进行组织修复。
MSCs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研究案例
世界著名的医学杂志《Blood 》11 october 2012 volume 120 number 15报告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4例,发现所有病人的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干细胞治疗1年后,病情活动指数(SSDAI)从5.4降至3.0。
令人振奋的是, 有口腔干燥的病人经过治疗后唾液流量明显增加,达到原来的一倍以上,有血小板下降的病人经过治疗后血小板明显增加,从37.5增加到106.0,三分之二的患者好转程度大于30%。其中有一部分病情比较严重的顽固性病例,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国内某医院风湿免疫科从2012年8月以来,采用干细胞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共计完成了20例次,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尤其是 改善疲劳症状比较显著,患者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当然,不是所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都适合采用干细胞治疗,通常需要对病情进行适当的评估,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干细胞治疗对并发肺间质炎症、关节炎、皮肤损害、神经系统病变、血管炎等效果也比较好。
干细胞疗法的独特优势使其逐渐成为治疗SS的临床研究热点,在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潜能,干细胞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新方法正日益受到关注。